党建引领聚民心 服务民生促发展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 王军)“我们这些爱跳舞、爱锻炼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很欢乐,吃完饭大家闲着没事做,就爱来公园转转,这是件好事儿!”李大爷指着公园里秧歌队、广场舞队、老年健身操队激动地说。这是每天晚上雄县昝岗镇昝东村党建主题公园里的热闹场景。

党建主题公园位于雄县昝岗镇昝岗村委会大院对面,造型新颖、鲜艳的展示牌、展示墙,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最让大家感兴趣的还是内容,既有我党发展的历程,又有群众关心的村情村况;既有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又有百姓身边的各类模范典型……
发展集体经济使村民共享改革成果

参观学习党建主题公园
走进昝岗镇昝东村党建主题公园,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村情简介展示牌:明朝初期,昝东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由于市中心人多繁华,形成了集贸市场,历史上就是一个产业聚居地。改革开放以来,昝东村“两委”班子积极建设昝岗镇铁艺机电市场,大力扶植产业发展,为商户搭建了广阔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2006年,昝东村通过组织召开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最终在村东兴建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昝岗镇铁艺机电市场。
昝东村现有人口1241人,党员52名,村内集体收入120万-150万元。这个数字,是很多村庄两委班子十分羡慕的一个数字。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村庄没有注重集体的“控制力”,而是选择了“分光吃尽”的路子。这样固然可以见得一时的短期利益,但是由于“两委”班子“核心作用”因“手中无米”而无法彰显,村内往往乱象丛生,势力林立,为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而昝东村在规划本村传统产业铁艺机电市场时,就“棋高一着”,采取摊位出租而不是出售的办法。拓宽市场道路时,村委会也有意识地留下了一些门脸房用于出租。这是村集体经济的基本来源,也是村“两委”在为民服务时“腰杆硬”的原因。“国家实行土地国有制、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有其内在的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居间调控。目前,我们村没有特别富的,也没有特别穷的,人均收入2万余元。”昝东村党支部书记姚福军说。
为使各商户拥有更加公平的发展平台,避免出现欺行霸市的不良现象,昝东村“两委”班子决定由一名村干部带四名巡查员的方式进行不定期巡查,排除安全隐患,这也给各个商户吃了定心丸。随着昝岗管材业的大力发展,对机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铁艺机电市场的生意越来越兴旺,不断吸引来更多的商户到此营业谋生,至今为止昝岗镇铁艺机电市场共有260个摊位,基本能够满足商户需求。
昝东村每年对260个摊位收取摊位费,获得的收益都用到了昝东村村民身上,从1993年开始,村内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代缴100元养老费,并对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补贴。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补贴50元;75岁以上老年人每月补贴80元;9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补贴100元。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号召全体村民敬老爱老的举措。
昝东村积极利用区位优势,以“机电”为市场龙头,多方争取资金,投资500余万元推动各项惠民措施,解决了行路难、用水难、求知难等“七难”问题,真正做到让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搭建“村民大舞台”引领乡风文明新时尚
昝东村经济发展了,村民的口袋富了,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业余生活逐渐丰富起来。每到夜晚,华灯初上,村内各有喜好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来到党建风采主题公园,伴随着村委会大音响播放的时代音乐,村民们翩翩起舞,大家脸上也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以前没跳舞时,一有空就打麻将、看电视,现在一有时间就学习新舞蹈的动作、排练队形,根本没时间打麻将,最主要的是人也精神了。”今年63岁的白大妈是昝东村的村民,也是这支舞蹈队的领舞,每天晚上七点白大妈都会准时到公园,跳舞成了她业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走的路全是水泥地面,大家也用上了自来水。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跳舞、聊天,锻炼了身体的同时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许多跳舞的村民高兴地说。如今,欢快的广场舞
、热情的秧歌队、活跃的老年健身操队已然成为全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公园里还设有淳朴民风展示牌,都是本村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各类模范的照片和事迹。大妈说,这些模范都是本村的村民,晚上逛公园家长还会领着孩子来看看,给他们讲这家大伯怎么做好事儿,那家婶子如何孝老敬老。还有就是大家都憋着股子劲儿,也想努力跟着榜样学,争取自己上一回光荣榜。
昝东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丰富和创新活动形式,让农民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丰内涵,大大提升了昝东村文明软实力。
扶硬党组织实现为民服务全覆盖
昝东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为民理念,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架起了党群“连心桥”,实现了党群“零距离”,让村里百姓的幸福感“爆棚”。
昝东村领导班子成员由一开始18名党员扩展到现在52名党员。为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昝东村支部大会每月至少召开4次,几乎没有缺席现象;全体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除老弱病残行动不便和长期在外经商的,与会党员能达到45人。开完会后,再通过党员联系户的方式将会议精神传达给每家每户,通过推进村务公开,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实现了党员群众广泛参与民主管理。决策失误减少了,百姓气顺了、心平了,无形中就实现了农村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基层党组织的稳固得益于村党支部书记姚福军,在他担任工作的32年里,没有一件上访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村党支部连续十多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党支部、红旗党支部荣誉。姚福军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经常进行调解回访,真正做到了“敢见老百姓、不怕见老百姓”。他回忆,2016年夏天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法院宣判后,双方为了八千元诉讼费意见不和,调委会调解了一个星期无果,矛盾愈演愈烈。百姓之事无小事,姚福军每次都亲力亲为。白天他忙于开会处理村内大小事务,夜里十一点抽空赶赴调解现场,一直劝说到夜里两点,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半。第二天,姚福军还是不放心,起个大早又赶到涉事方家里,亲眼看着签完协议,这才放心。像这样的调解事件一年发生几百件,不管什么事情,无论多晚,只要有时间,姚书记从来都是随叫随到,绝不推辞。老百姓经常开玩笑说我们村儿有个爱“走夜路、走鬼路”的书记。“调解问题就要不怕登门,去一次老百姓可能不给你好脸色,去两次还是带有负面情绪,等第三次去的时候就可能叫你留下吃饭了。”姚福军从来不怕管真事儿,不怕管小事儿,还会用更接地气的法子为老百姓办实事儿。正是姚书记这种耐心、用心、细心的的工作作风使得昝东村“两委”班子成员凝聚共识,齐心协力为村民谋幸福,为昝东村谋发展。
干部和群众走得有多近,群众和干部就会有多亲。村“两委”还牵头组建了红白理事会,都是村中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人大代表组成。哪家有了丧事喜事,党员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到场提供服务,帮老百姓站台。昝东村娶过来的媳妇儿、嫁出去的女儿也都是村干部亲自接送,给老百姓撑足了场面。村里经济发展后,修路、新民居建设涉及到谁家的利益,包括拆迁、征地,只要村干部出头了,群众就会无条件答应。
如今,借着雄安新区发展的快车,昝东村积极贯彻落实雄安新区“三项行动”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下大力度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健全村“两委”班子,落实村基层制度,规范村务管理,清单制开展历史遗留问题排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搬掉了发展的“绊脚石”,为以后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区领导调研重点科技企业
- 今天(9月1日)下午,区委书记王平深入重点科技企业走访调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推动企业在青持续深耕发展。...
声纳|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 图源:视觉中国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