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民生工程信息网

阅读: / / 2018-04-04 20:50
滁州市民生工程信息网......

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围绕“五有”、“三农”及其他等目标,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省政府成立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省财政厅成立民生工程办公室,承担牵头管理职责,负责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调度、宣传引导、监督考核等工作。


2007年至2015年,民生工程项目数量从12项逐步增加到33项(累计实施50项),资金投入达到3905.9亿元,惠及全省6000多万群众,人均受益6000多元,其中“十二五”时期累计实施43项,投入3051.7亿元。民生工程具有目标可量化、实施有抓手、项目可考核、结果可追溯的特点,已成为安徽保障改善民生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具特色的工作品牌,探索了一条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2016年,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雪中送炭,突出绩效、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围绕扶贫工作、“三农”工作、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其他城乡公共服务等方面,投入825.5亿元,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与2015年相比,新增6项,退出6项,提标6项,继续实施21项,强化责任落实、精准推进、问题导向、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标识以“民生”的“民”为基础进行设计,其中巧妙融入了 “心形”、“飞舞的绸带”及“初升的朝阳”等设计元素。“民”字体现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理念;“民”中的“心形”体现政府用心办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美好心愿;“飞舞的绸带”象征民生工程是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体现民生改善后人民群众的欢欣愉悦;整体圆形似“初升的朝阳”,并以红色作为基础色,寓意阳光、温暖,体现普惠民生、建设美好安徽的光明前景。

滁州市民生工程信息网


  标识以“民生”的“民”为基础进行设计,其中巧妙融入了 “心形”、“飞舞的绸带”及“初升的朝阳”等设计元素。“民”字体现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理念;“民”中的“心形”体现政府用心办好民生工程,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美好心愿;“飞舞的绸带”象征民生工程是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体现民生改善后人民群众的欢欣愉悦;整体圆形似“初升的朝阳”,并以红色作为基础色,寓意阳光、温暖,体现普惠民生、建设美好安徽的光明前景。

今日头条

区领导调研重点科技企业

  • 今天(9月1日)下午,区委书记王平深入重点科技企业走访调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推动企业在青持续深耕发展。...

声纳|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 图源:视觉中国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