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法律人”访谈会开播 冀为法学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6日电 (记者 徐杨祎)由中国政法大学就业中心指导,向阳法学苑冠名、天平法律书店赞助的“不一样的法律人”系列访谈节目首期开播,以此献礼中国政法大学68周岁生日。
访谈活动现场。
首期节目邀请的三位嘉宾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四川校友会会长徐建华,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何显兵,金杜律师事务所证券部合伙人、成都分所管理合伙人刘荣。
访谈过程中,3位主讲嘉宾回忆了法大的青春故事,围绕职业规划、工学矛盾及个人工作心得等方面生动讲述了法律人三种不同职业方向重点,分享了各自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随后还为在线及现场的观众进行了答疑解惑。
徐建华讲到,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就是由部队刑事工作转向法制局做行政诉讼相关工作的时候。那时,国家行政诉讼刚刚起步,在全新的领域只能艰难地摸索前行。
刘荣回忆起初次到政法大学报到时,因为天晚路黑,难以认清方向,从那时起就意识到,正确的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何显兵谈到从农村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又从政法大学到高校任教的经历时,频繁提到要以“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面对工作。
在观众提问环节,三位主讲嘉宾就“毕业后选择大所还是小所?”“何为好律师?”“好律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法律人?”“公司法务如何与律师保持充分的联系和信任?”“在校学生如何合理分配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刚入职的律师应该选择在专一领域深耕还是广泛接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刘荣讲到,新人律师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选择专一领域还是广泛接触的问题。“T字型人才培养”方案下,新人律师应该结合自身生活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先深耕某一领域,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就能触类旁通。
何显兵认为,好律师首先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善用科学技术成果,建立体系化认知。其次,法律人还应该时刻保持谦虚,避免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无论是律师还是检察官或者法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只是提供了正义的一种视角。
对于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业的影响问题,刘荣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提供辅助性服务,且在未来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辅助性工作绝不可能替代法律人本身。何显兵从立法、学术研究、律师工作的角度,说明了法律工作本身是探讨价值观的工作,是与人沟通的工作,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分析数据,但不可能动摇人的主体性。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法学毕业生们正在经历一个尤其艰难的毕业季。“不一样的法律人”此次访谈作为中国政法大学68周年的生日献礼,意在为广大法学毕业生和低年级的法学学子们提供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就业。接下来“不一样的法律人”还将持续推出不同形式的法律相关活动,让每一个法律人发光。(完)
创新热土与国际企业的“双向奔赴”
- 6月12日,以“新质广东 链接日本”为主题的“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正式开启,作为活动的重要一站,14日,部分日企代表来到深圳进行参观考察。 企业代...
湖南江永:“大礼包”让企业开办省时省
- “‘企业开办大礼包’真是太贴心了!要是在以前光是跑各种手续就得花上几天时间,现在不仅当场能拿到营业执照和印章,里面还有政策资料。”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