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题材剧热播:2.4亿老年群体不可忽视

阅读: / / 2018-02-04 19:00
“数量和质量仍显单......

“数量和质量仍显单薄”

有学者调研显示,排遣寂寞、得到放松和娱乐是老年人观看影视剧等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方玲等研究发现,老年人观看综艺影视类节目的主要动机是打发时间,娱乐和增长知识。观看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动机则是为了解国内外大事、形势政策,获得需要的信息。

2017年末,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收获了较高的票房和不错的口碑。有统计显示,其中相当多数票房是由中老年群体贡献的。“事实上,老年人群对于影视文化的消费潜力正在显现,只是整体而言尚未引起业内人士普遍重视。”公益文化学者姜宝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

央视电视剧频道资深导演高赛对《工人日报》记者坦言,当下都市情感剧横行,市场和制作方大都涌向适合年轻人的“小清新”题材。一些影视制作者虽已慢慢开始关注老年群体,但整体而言,创作的数量不多,精品比较少。

对此,张强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今市场偏向于娱乐题材,相当多数制作人认为老年人生活题材相对比较沉闷,缺乏娱乐性,因此主要针对的观众群体是中青年人群。另一方面,一些老年题材的主创人员,对于老年人生活状态缺乏深刻认知,没有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真实精神和心理状态,因此拍出的影视剧没有刻画出真实鲜明的老年人的形象,很难获得观众尤其老年观众的认可。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张健等通过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电视等媒体传播的包括影视剧在内的不少节目存在某种缺失,甚至建构了某种“老龄危机”:一是往往以消极、负面的观念来生产相应的内容,二是适合老年人的内容数量和质量单薄,三是普遍存在老年人形象份额不足、多处于配角或边缘角色等问题。

不过在穆光宗教授看来,因为影视市场本身也是在商言商,纯粹的老年题材固然需要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但也需要遵循市场规律,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如果不能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这类题材影视剧也很难有生命力。”

呼唤更多接地气的作品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何建平等以深圳市南山区社会福利院的207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老年人的电视收视心理及收视行为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打发时间、解除寂寞、放松心情、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参与地方事务是老年人主要的收视动机。

业内人士表示,老年题材影视剧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精神文化和心理诉求,要更加注重传播效果,只有观众和市场认可才可能更有生命力。

姜宝直言,那些忽视老年人精神文化实际需求的老年题材影视剧,观众不喜欢,市场前景也不好。最后很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是影片越拍得不好越没人看,越没人看就越没人愿意拍。而这也正是老年题材影视剧数量匮乏和精品缺少的重要原因。

在穆光宗看来,老年题材影视化是值得重视的文化工程,也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因此应呼吁社会多多关注。但是应该意识到,老年题材影视化本身还有一个市场化选择的过程,需要找到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折中点,更需要时间成长,“为此,我们还需要一点耐心和爱心”。

今日头条

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

  • 11月9日上午,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省委书记梁言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汪鸿雁,中国外文局局长常勃分别致辞,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

“小而美”的中小企业如何扛起全球产业

  • 9月21日下午,合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点专项活动——中小企业出海暨国际产业链合作对接会的现场座无虚席。 与以往各类聚焦大企业“航母出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