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访谈会可以这么开

阅读: / / 2018-01-04 17:27
访谈会前充分做好准备,议题确定后,提前告知议事代表,代表走访入户,发放《民情访谈议题征求意见表》,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访谈会召开时,议事代表......

  编者按:在村民自治制度下,村民是主体,但一方面随着村民经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有些村民认为村里事务全是村干部的事,对村级公共事务,如农田水利建设、修路修桥等不关心、不参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对参与村务力不从心,这都导致了村民在村民自治中主体作用发挥的缺失。

  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的民情访谈会就搭建起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平台,让村民的需求能够得到尊重和满足,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在给村民自治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农村各类社会矛盾的产生。

  李冬文/图

  8月3日,江苏省东海县桃林镇皇城村会议室内,23名村民议事代表济济一堂,在党支部书记赵保坤的主持下,该村2017年第12次民情访谈会正在召开。

  笔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会议共有4个议题。第一项就是该村第三季度申请低保户人选评议。“这次共有两户申请,按本村基数只能申报一户。”赵保坤介绍了两户的家庭困难情况。经过无记名投票,23名代表中,一孤儿户以19票获得通过。余下议题包括村西山土地整理修建桥涵影响农田排水、农业保险费收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发放等,均在代表们充分协商后,经投票或举手表决通过。整个恳谈会议持续约38分钟。议事代表赵良山告诉笔者,皇城村召开村民情访谈会是从今年2月开始的。“有啥事摊开来协商,这种方式最公平。低保户报谁不报谁,都没话说。”

  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百姓的事情由百姓自己商量着办。桃林镇以推进基层民主协商为抓手,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搭建起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平台,解决了诸多政府“不好管、管不好”的问题,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

  今年2月,该镇在取得去年试点成功经验后,在全镇推广了这一做法,全镇21个村在每月10日、20日全面推行民情访谈会制度。

  网格化遴选“代言人”,大事小情皆商讨

  民情访谈会首先围绕村庄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生产、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要事项、重大决策开展民情恳谈;其次是讨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道路铺设、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更是访谈的重中之重,如征地拆迁、积案化解、秸秆禁烧等容易引起冲突的问题。

  首先选好群众“代言人”。依据村民小组或住户片区分布情况,由村民网格化推选村民代表,每20~30户群众中遴选一名德高望重、具有正义感、热心为乡邻服务的议事代表,帮助群众反映问题、调解纠纷。代表产生后,向全体村民公示。议事代表发挥及时搜集和反馈群众诉求、帮助困难弱势群体、参与化解信访矛盾和延伸政府服务能力等四大职能。

  其次选好活动“召集人”。为保证访谈主体的广泛性,注重吸纳利益相关方、外来务工人员、乡土专家、驻村单位或社会组织等人员参加。由于参与访谈人员较为分散,村级党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指定一位威望较高的村民代表为召集人,保障访谈活动高效举行。

  还要选好会议“主持人”。村民议事代表能否各抒己见,访谈水平高低与否,不仅与代表个人素质有关,也与会议主持人的把控能力有关。主持人一般由驻村或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主要负责访谈内容组织、现场问题处理等。目前全镇共选出619名议事代表,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全镇已经形成“群众有事找代表”的习惯,改变了以往“有事找信访”的局面,将诉求问题都放在村里处理。

  议题通过是好事,没通过也不是坏事

  桃林镇推行的民情访谈机制设置了6项程序,即提出议题、事先告知、民主协商、审核把关、反馈公开、监督落实。访谈会前充分做好准备,议题确定后,提前告知议事代表,代表走访入户,发放《民情访谈议题征求意见表》,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访谈会召开时,议事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大胆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访谈结果形成后,向全体村民公开。对通过访谈无法解决或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和事项,提交镇民情访谈办集中化解。民情访谈办根据反映人意愿,组织议事代表召开专题评理大会,邀请法官或相关领域专家以及议事代表组建信访协调委员会,采取“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参与处理信访矛盾。评理大会中,当事人阐述自己的想法,村委会厘清处理过程,法官发表专业法律意见,议事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评理大会彻底改变了过去单纯由镇村两级干部出面调解不力的局面,也杜绝了群众为自己利益而夸大其词、歪曲事实的行为,在本村代表面前只能讲道理、摆事实。评理大会产生的评议结果更显说服力,在法律允许框架内,通过道德舆论约束一些不良风气,从而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实上,并非所有议题都能顺利通过。很多时候,代表们会围绕一个议题吵得不可开交。

  在七埝村,党支部书记卢庆国介绍,该村上个月召开土地确权发证专题协商会时,参会代表便争论不休。“家里增添人口的,要求重新分地;家里人口减少的,希望维持不变;五保老人去世了,承包地和宅基地是收回还是给侄子继承,大家意见不一……”卢庆国说,那次协商会,土地确权议题最终没能协商成功,下次开会时还要继续讨论。

  “议题顺利通过是好事,没能顺利通过也不是坏事。起码可以让村干部听到不同的声音,让事情得到充分协商。基层民主协商最核心的就是‘民事、民议、民决’6个字,即百姓的事情由百姓自己商量着办。”桃林镇党委书记薛剑说,有事大家坐下来协商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在相互理解、相互妥协中达成共识。

  今年夏天,陈州村部分村民代表鉴于该村路况太差,提议由村按每人100元收取一事一议筹资款。但在民情访谈会上,修路议题却遭到另一部分代表反对,认为村庄这么大,不应由大家分担,应该谁受益谁出资。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议题未获通过。第二次访谈依然如此。直到第三次民情访谈会,党总支书记刘长现宣布了最新得到的消息,如果村里主要道路修好后,上级水利部门将扶持该村修复电灌站和旱改水工程。这一次,村民代表的意见渐趋一致,议题才最终通过表决。

  “过去村‘两委’班子关起门来替老百姓做主,其实群众并不买账。”桃林镇镇长陈新玲说,基层工作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办事不公开造成的。让群众参与村务协商,无形中为村干部回避了很多矛盾,同时对村干部也是一种约束,减少了他们犯错误的机会。

  虽然吵吵嚷嚷,但群众意见充分表达

  采访中,皇城村议事代表杨建民表示,访谈会上虽然吵吵嚷嚷,实则是群众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不少地方推行的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都是被动地公开,并没有把主动权交给老百姓,同样群众也不满足于事后监督。而村级民情访谈会制度,则把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公开,真正把决策权还给了百姓。

  经过两年的实践,桃林镇民情访谈活动已经形成领导干部“带着答案下去,带着问题上来”的新常态。截至目前,共召开民情访谈会46次,搜集群众诉求问题720起,主要涉及环境整治、农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等7个方面。其中现场解决364起,交由镇诉求中心转办456起,群众满意度为98%。2017年上半年桃林镇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0%,越级上访、群访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0%。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干部作风尤其是村干部作风提高了,群众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百姓对干部的认可度增加了,就会积极献言献策。通过召开民情访谈会,议事代表为秸秆禁烧、环境整治等涉农工作提供有效建议30余条,其中12条建议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召开民情访谈会,彻底化解了徐西村吕学松、陈州村徐勤威、官庄村尚振喜等一批时间长、影响大的市县督办的信访积案,化干戈为玉帛。

  评理大会利用道德舆论压力来弘扬社会正气,坚决抵制失信老赖、仗势欺人等歪风邪气,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镇风、民风持续好转。

今日头条

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

  • 11月9日上午,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省委书记梁言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汪鸿雁,中国外文局局长常勃分别致辞,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

“小而美”的中小企业如何扛起全球产业

  • 9月21日下午,合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点专项活动——中小企业出海暨国际产业链合作对接会的现场座无虚席。 与以往各类聚焦大企业“航母出海”的...